游旭群,湖南新化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一级学科负责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科带头人,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基础心理学)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负责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心理学报》副主编,以及《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期刊编委。曾先后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一、二层次(2006年)。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004年)、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07年)、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2011年)。
主要学术工作:(1)在国内开创了空间定向障碍的认知机制研究,突破前庭-耳石器研究范式,提出飞行定向障碍的高水平视觉表象加工理论以及飞行错觉的模糊评价模型。(2)完成国家921工程子项目“航天员情绪稳定性评价研究”,其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为国家“神五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纳。(3)开展航空安全文化与驾驶行为规范性研究,揭示了中国航空安全文化中存在的负性因素并建立安全驾驶行为评价模型,为提高航空安全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4)自主研发了《航线飞行心理品质评估与飞行人因训练系统》和《中国航线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通过中国民航总局鉴定且被国内多家国内骨干航空公司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及安全效益。(5)探索航线飞行员安全驾驶行为的预警机制,建立了以“认知—情境意识—情绪—行为”为主线的安全预警模型,这一成果对于我国核潜艇人员、舰载机飞行员、高铁调度员的心理选拔与训练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重大课题、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和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以及企业和军方委托项目30余项。先后获中国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第四届、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以及多项省级科研教学优秀成果奖励。在SCI、SSCI、《心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实验心理学》、《旅游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材5部,出版专著1部。培养本专业博士生20名,2人荣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在国内开创了航空航天心理学博士点。